<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宋詞精選 > 周邦彥的詞 >

                周邦彥《綺寮怨》“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全詞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3-05-03 11:10
                綺寮怨①
                周邦彥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②。映水曲,翠瓦失檐,垂楊里,乍見津亭。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舊曲凄清,斂愁黛③,與誰聽?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何須渭城④?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注釋】
                ①  綺寮怨:周邦彥創調。
                ② 曉風句: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③ 去來:過了以后。來,語助詞。
                ④ 去去:有二義,一是走又走,越走越遠;一是去了又去,厭其頻繁。此處當是后者。
                ⑤ 楊瓊:唐代名妓名。此處代指意中人。
                ⑥ 愁黛:愁眉。
                ⑦渭城:即《渭城曲》,又名“陽光三疊”,本王維的《送遠二使安西》詩,后作為離別之歌。渭城位于陜西省咸陽市南部,關中盆地中部,秦都區以東,渭河以北。曾是秦王朝的國都所在地,又是周、漢、隋、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
                【譯文】 
                殘醉朦朧之中,我上了馬出發,涼爽的晨風吹著我,依舊半夢半醒。經過彎曲的河畔,看見翠瓦朱檐在水中倒映,垂楊和津亭,也都掩映在朦朧的波光里。當時,我曾在殘破的墻壁題詩表達自己的志向,而今時日已久,墻壁上結著蜘蛛絲網籠,淡淡墨跡上有青苔鋪過的影子,想人生一世沉沉浮浮,歲月象江河奔流不停。久久徘徊,嘆息愁思無法停止。走呵走,已厭倦再往前行?;貞浿星G州往年聽歌的舊事最難忘,而從此后再沒有見過唱歌的楊瓊。她唱著舊日的歌曲,歌聲與從前一樣動人,只是她心不含愁,不知誰是知音?以前的酒友如果也在這里,定會想念我,雖然不出關,但一曲《渭城曲》,曲未唱完,我已涕淚零零,感動不已。
                【譯文二】
                醉酒未消上馬還讓人扶,晨風也沒有把我吹醒。走過倒映水中的綠瓦紅樓,才見到楊樹掩映的驛亭。想當年曾在亭壁上題寫詩句,如今已被蛛網籠罩,墨色漸淡、苔斑青青??蓢@來來去去歲月如流水,我久久徘徊,心中愁思如海盈。
                往前去我已經懶得找路徑,江陵舊事已消逝,何必再費心尋問歌女楊瓊??偸瞧嗥鄾鰶龅呐f曲調,讓人皺愁眉誰會忍心聽?酒宴上如果有故友在,他想念我才最使我動情。那就無須去唱《渭城曲》,因為不等歌曲唱完,人就會淚水盈盈。
                【評點】
                本篇為途經津亭憶舊傷懷之作。上片描繪醉酒徘徊津亭,撫景感慨;下片抒寫羈旅愁情和對故人的懷念。全詞情調凄清沉郁,深婉有致。
                全詞以詞人醉歸的情節發端。“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寫出詞人醉意之深,縱使人扶、風吹都無濟于事,始終不醒,從而暗示出詞人愁情之深,否則也不會喝那么多酒來排解愁緒,以至于酩酊大醉。是什么原因使詞人有如此深的愁緒呢?詞人并沒有交代,而是寫醉眼蒙眬看到的途中景色。“映水曲”四句,寫詞人通過倒映在水中的翠瓦朱檐、垂楊、津亭的影子,看到了這些實物,于是引起了他的回憶。“當時”三句將記憶中的景象與眼前之景交錯描述,讓人不禁體會到一種時過境遷的失落感。于是,詞人通過“念去來”幾句抒發時光匆匆流逝的感慨,表達因此而使人愁緒綿綿的主旨。
                下片寫詞人重經故地時回想起的一幕幕往事,并對上片中留下的疑問做了正面回答。“去去倦尋路程”說明自己由于仕途的進退而不停奔波,早已厭倦這樣的羈旅生活,早已沒心思去打探路程了。而至于那些曾經與自己盡情歡樂過的佳人們的近況,詞人更沒心思去打聽。“舊曲”二句將過往與現在巧妙地勾連起來,寫詞人此時聽到曾經與故人一起聽過的舊曲,不由得想起了故人,以致傷心至極,淚流滿面。正是由于這些原因,詞人才借酒消愁,以逃避這些回憶給自己帶來的愁緒。
                全詞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般順暢,其中蘊涵的純真和自然,感人至深。

                 【賞析】
                這是一首寫羈旅傷感的詞作。開頭兩句表現詞人的潦倒和狼狽。接下不說原委,而寫途中所見。津亭敗壁、蛛絲網罩——乃是歲月的足跡。下闋開頭“去去倦尋路程”才對首二句作了正面回答。舊地重經,席上奏起“舊曲”。此時只是想到曾為我樽前演唱的“故人”。下闋是詞人意識流程的真實記錄,表現如煙往事,在重經故地時——涌上心頭。故爾才有了起首“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的麻木,以逃避憶舊(尤其是那位善唱的“故人”)給自己帶來的深沉痛苦。

                  本詞抒寫別恨。從醉中醒來,卻依然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可見傷心事多,酒醉也不能緩解。詞人酒后似醒未醒時,忽見一處敗壁上有自己的墨跡,興奮過后,帶來了更多的失望和惆悵,于是產生了無數的感嘆。詞的上片,寫當年津亭題壁處,如今蛛絲籠罩,苔暈青青,歲月如流,使人感嘆不盡。詞的下片,寫此身仍在行役,舊事不堪重問。淡淡墨跡上的青苔暈影,想去去來來的進退升沉,歲月如湍水奔流不停,久久徘徊,嘆息聲聲,愁思盈盈。“舊曲”二句一轉,懸想其人之曲,無人共聽。“尊前”五句再一轉,言故人如在,唯有我最關情,定將為其一掬知音之淚。去去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倦尋”與“何曾”寫對官場、情場的厭倦。即便知此,主人公仍難忘舊情。通篇迤邐寫來,情如流水汩汩,純真自然,人人心田。




                相關閱讀

                周邦彥《點絳唇·傷感》“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
                周邦彥《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全詞翻
                周邦彥《浣溪沙》“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
                周邦彥《綺寮怨》“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
                周邦彥《一落索》“欲知日日倚闌愁,但問取、亭前
                周邦彥《瑞鶴仙·悄郊原帶郭》全詞翻譯賞析

                有幫助
                (2)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