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邦彥 照水殘紅零亂,風喚去。盡日惻惻輕寒,簾底吹香霧。黃昏客枕無憀,細響當窗雨??磧蓛上嘁姥嘈氯?。 樓下水,漸綠遍行舟浦。暮往朝來,心隨片帆輕舉。何日迎門,小檻朱籠報鸚鵡。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無憀:“無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剛剛孵出雛燕。③報鸚鵡:暗含鳥雀戀巢之意。 ④唐代李商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詩句。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歷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贊揚新法?;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 1. 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蘊含了什么感情?(5分) 2. 詞的下闋運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選擇其中的兩點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3分)描繪了一幅凄美的景象。亂紅飄零水中,隨風而逝,在盡日的微寒中,室內香霧縈繞。黃昏時面對細雨當窗,一個人在靜靜的觀看燕子成雙。(1.5分) 詞中蘊含了詞人蹤跡無定,凄切思鄉,孤苦無依,寂寞閑愁的感情。(答出其中一個關鍵詞即給1.5分) (2)(4分)襯托:下片先寫行舟待發,江浦又綠來襯托游子思歸。虛實結合:最后三句寫虛景,寫對未來的展望,對未來的綿綿期冀?;玫涔剩翰⒒昧死钌屉[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句,寫出了倦客思歸,對家園的向往之情。(答對兩點,即給4分) 二: 1、詞的上片在抒發相思寂寞的感情時運用了哪些意象?(3分) 2、詞的上片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蘊含了什么感情?(3分) 3、詞的下片畫線句主要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4分) 4、詞的下片主要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結合相關詩句做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上片運用了殘紅、香霧、客枕、細雨、雙燕等意象抒發了倦客凄切相思、孤苦寂寞的感情。 2、描繪了一幅凄美的景象。(1分)亂紅飄零水中,隨風而逝,在盡日的微寒中,室內香霧縈繞。黃昏時面對細雨當窗,一個人在靜靜的觀看燕子成雙。(1分)詞中蘊含了詞人蹤跡無定、凄切思鄉、孤苦無依的感情。(1分)(答出其中一個關鍵詞即給1分) 3、①虛寫(想象):想象未來歸家鴉鵡迎接、與妻剪燭的畫面,突出對歸家的向往,對未來的期冀。 ②化用:化用了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詩句,寫出了倦客對歸家的向往之情。(答對一種即可得⒋分,其中手法2分,分析2分) 4、襯托:下片寫行舟待發,江浦又綠來襯托游子思歸。虛實結合:最后三句寫虛景,寫對未來的展望,對未來的綿綿期冀?;玫涔剩夯昧死钌屉[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句,寫出了倦客思歸,對家園的向往之情。(任答對兩點,即給4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