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1.詩中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5分) 參考答案 1.(6分) (1)忠誠英勇,視死如歸。“輕生一劍知”即看淡生死,效命疆場,忠心可鑒。(2)戎馬一生,屢樹戰功。曾獨鎮“三邊”,令敵寇生畏,使關塞晏然。(3)困頓坎坷,眷戀朝廷。“歸無舊業”,家徒四壁,但仍眷戀朝廷。(4)凄涼流落,老而無依。“欲何之”道出老將軍前途茫茫,不知所歸。(答出3點即可給滿分,) 2.(5分) 對比(或虛實結合)(2分)。將將軍曾經的叱咤疆場、立下赫赫戰功與眼前老而罷歸、無所歸依的境遇進行對比(2分),表達了作者對將軍的惋惜和同情(1分)。(答“感慨之情”或“對朝廷的不滿”也可) 二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分) (2)簡析尾聯中的“茫茫”二字及最后一句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①表現了對一位戰功赫赫的老將軍的贊美。②對他老來受朝廷冷遇一事的強烈不滿。③對即將分手的老友的關愛。(3分,每點1分) (2)尾聯中“茫茫”既點出送別地點,又描寫了江水的浩渺,更表現了送別時茫然若失的感覺。(2分)最后一句除了點明送別時間,渲染氣氛,更直接抒發了對老友的暮年生活前景難卜的擔憂之情。(2分)(4分,每點2分) 簡析 此詩以深摯的感情頌揚了李將軍的英雄氣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績,對老將晚年罷歸流落的遭遇表示了無限的同情。詩的前六句,都是刻劃老將形象的,用語豪壯,老將舍身為國、英勇奮戰的神威形象表現得非常突出有力。結尾一聯,寓情于景,以景襯情,含蓄地表現老將日暮途窮的不幸遭遇。全詩情調悲愴,感人至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