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韓偓《翠碧鳥》“天長水遠網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全詩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7-08-17 12:32
        翠碧鳥
        韓偓
        天長水遠網羅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挾彈小兒多害物,勸君莫近市朝飛。


        ①網羅:捕魚的網和捕鳥的羅。
        ②挾彈小兒:暗喻朝中的權臣朱溫輩。
        ③君:指翠碧鳥。
        ④市朝:一作“五陵”,富貴人家聚居處。暗喻朝廷。
        ⑤翠碧鳥:即翡翠鳥,有藍色和綠色羽毛,生活在平原或近山的樹林中,喜食魚蝦。
          
        賞析
        這首七絕是一首借物詠事的政治抒情詩,詩中的翠碧鳥實際是詩人自指。韓偓雖受昭宗信任,但其時政權已落入朱溫手中,皇帝地位岌岌可危。韓偓因不阿附朱溫,被貶官外任地方小官吏。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復原官,他不奉詔,實際是不敢入朝,遠避福建依王審知。這種全身遠害的行動,反映了唐王朝已到末路。這幾句詩是說,遠走高飛才能保全性命,挾彈小兒害人之心昭然若揭;不離開朝廷那個是非之地,他們終究是會下毒手的。借物詠懷,比喻奇巧,蘊藉深沉,耐人尋味。

        《全唐詩》記錄這首詩于題后注:以上并在醴陵作。正是詩人棄官南下期間的作品,其中深意,我們自可品出。
        翠碧鳥,又名翠鳥,魚狗,鉤魚郎,《本草綱目》稱為翠碧鳥,可以入藥。體型嬌小,而且全身布滿翠色羽毛,又可作觀賞動物。翠碧鳥常單獨棲息于臨水的樹枝或巖石上。巢常營于田野堤基的砂土中,掘作隧道。
        如此可人之物,想方設法捉住它的自然大有人在。既然翠碧鳥棲息于臨水處,其游樂天地自然是水面和水邊,那里自然有專門捕魚和捕鳥的人??墒?ldquo;天長水遠網羅稀”,由于海闊天空,翠碧鳥有一雙翅膀,可以自救于人類的抓捕,而且其身體嬌小,普通網羅孔大,即使被抓住了也很容易逃脫,由此可以“保得重重翠碧衣”。雖然危機四伏,但是仍然可以保護自己的羽毛,保護自己的生命,仍然可以存活在藍天碧水之間,這樣的日子,在艱辛的世道里,已經很讓人滿足了。
            但是,畢竟翠碧鳥所逃脫的抓捕是它熟悉的網羅行動,而危機并不僅僅存在于它生存的地方。市朝是一個熱鬧的所在,翠碧鳥或許會忍不住懷著好奇去湊熱鬧,這本是無可厚非的舉動,卻不想會引來殺身之禍。因為那里有“挾彈小兒”,而且“挾彈小兒多害物”。這個繁華的地方所隱藏的致命的危機,是翠碧鳥防不勝防的。如果要繼續取得生存的權力,或者說自由生存的權力,只有“莫近市朝飛”。
            聯系詩人的遭遇,我們可以讀出詩人對世態險惡的憤恨。詩人是在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往“市朝”飛,那里隱伏的危機是可以致命的。他也在證明自己棄官選擇的正確,即使會有“網羅”,但“天長水遠網羅稀”,他和他的家人是可以僥幸逃脫的。這實際上是建立在一種對世事極其悲觀,對朝廷政治極其絕望的心態下所作出的退路。他需要保護自己的重重翠毛,不受侵犯,潔身自好。所以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為什么全家入閩后,唐王朝曾兩次詔命還朝復職,皆不應。他已經不愿在市朝里,成為“挾彈小兒”有形無形的靶子。他對朝廷的不近市朝飛的決心早已經堅如磐石了。




        相關閱讀

        李群玉《黃陵廟》“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
        羅隱《西施》“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全
        “看尋狡兔翻三窟,見射妖星落九天”《蔡平喜遇河
        孟郊《題從叔述靈巖山壁》“遠念塵末宗,未疏俗間
        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
        唐彥謙《春殘》“景為春時短,愁隨別夜長?!比?/a>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