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韓偓《新上頭》“為愛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傍人”全詩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7-08-17 13:36
        新上頭
        韓偓
        學梳松鬢試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
        為愛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傍人。

        注釋
        ⑴上頭:按古代社會風俗,女子十五歲時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以簪束發,表示成年,名“加笄”,俗稱上頭。
        ⑵蟬鬢(bìn):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型,兩鬢薄如蟬翼。
        ⑶佳期:指女子出嫁成婚之日。
        ⑷愛好多:特別愛美。心轉惑:心里轉而疑慮。
        ⑸宜稱:好壞,合適與否。

        名句
        為愛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傍。
        這兩句是說,這位快要做新娘子的少女,初試新妝,愛好心切,自己看來看去,反而疑惑起來:這種妝扮,究竟對自己是否合宜、相稱呢?實在把握不定,只好去遍問旁人。明知入時,猶問旁人,愛好心情,不厭詳求,將此少女的心情刻畫入微,如見其人,用筆極為細密。

        參考譯文
        學著將兩鬢梳得薄如蟬翼且試穿新裙,因為聽說出嫁成婚的佳期就在今春。
        由于想妝扮得更好反而疑惑不定,背著父母將裝扮合適不合適去請問旁人。

        賞析
        《新上頭》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一位正行加笄禮、即將出嫁的女子的言行,前二句寫少女婚期已定,所以她學梳新發型、試穿新衣服,少女的喜悅之情與忐忑之態,盡在不言之中;后二句寫少女愛好心切、看來看去,反而疑惑起來。擔心自己打扮的是否合適,因為沒有把握,使去遍問旁人。這首詩以鮮明而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和細致生動的心理刻劃,寫得頗有情趣和富于哲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詩寫這位姑娘新近才上了頭,而因為古代通行早婚,所以就在這個春天,又要做新娘子了。既然已有消息,佳期在即,所以更有必要習慣于這種成人的妝束,于是學著梳那種薄如蟬翼的鬢發,試著穿新制的衣裙。少女們總是愛好的,湯顯祖的名劇《牡丹亭》中女主角杜麗娘在游園時,曾唱道:“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這真是古今中外所有少女的心聲,韓偓詩中這位新上頭的姑娘也不例外。正因初試新妝,愛好心切,自己看來看去,反而疑慮起來,這種妝扮,究竟對自己是否合宜、相稱。實在把握不定,就只好去遍問旁人了。詩歌很短小,但卻一波三折,詩情婉轉,讀來生動有味。
        詩人用富有特征性的舉止,來生動地刻畫這位姑娘的形象。先是像電影一樣地推出一個特寫鏡頭:一位年青的姑娘正在對鏡梳妝打扮,反反復復,不厭其煩。這位姑娘這樣裝扮自己,原來是為了迎接一生中重要的“上頭”佳期的到來。這兩句是因果倒裝,逆筆推挽,不僅使詩句顯得跌宕多姿,更重要的是突現了這位姑娘認真裝扮自己的動作,同時,第二句又暗用春天來襯托年青姑娘的朝氣蓬勃,使這個形象充滿生機,寫出了活潑可愛的精神狀態。三句“為愛好多心轉惑”,是全詩的關鍵,這一轉折,不僅是絕句“起承轉合”的需要,同時也根據主人公心理的邏輯變化。這位姑娘開始一意愛好,然而求之過急、過深,難免“轉惑”,不知怎樣才好了。對于一個只有十五歲的還是少不更事、缺乏主意的姑娘來說,這種變化十分自然。作者通過細膩的刻劃,不僅進一步寫活了這位女子,同時也指出了一種普遍的心態,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而最后一句“遍將宜稱問傍人”,又是這種疑惑心理的延伸。唐代詩人朱慶馀有一首《閨意獻張水部》的絕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位新婚女子,就與這位才剛要“上頭”的姑娘不一樣,心中雖然也有點“惑”,但她決不去“遍將宜稱問傍人”,而只是“低聲問夫婿”,不同年齡、不同情境的人,即使遇到類似情況,也各有不同的心理。兩詩對照,可見其中道理,而更饒風趣。




        相關閱讀

        耿湋《古意》“葉下綺窗銀燭冷,含啼自草錦中書。
        顧況《宮詞》“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秋河”
        戴叔倫《送人游嶺南》“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标愑稹稄能?/a>
        孫逖《宿云門寺閣》“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全
        張籍《成都曲》“萬里橋邊多酒家 游人愛向誰家宿”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