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楊乘《吳中書事》“香徑自生蘭葉小,響廊深映月華空”全詩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7-08-20 20:55
        吳中書事
        楊乘
        十萬人家天塹東,管弦臺榭滿春風。
        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香徑自生蘭葉小,響廊深映月華空。
        尊前多暇但懷古,盡日愁吟誰與同。

        〔注〕
        ①楊乘,晚唐詩人。同州馮翎(今陜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進士第,官終殿中侍御史。
        ②香徑:蘇州香山旁小溪,吳王種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③響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長廊。相傳是吳王夫差為西施而造。

        賞析:
        題目“吳中書事”,吳中,地名,現位于江蘇蘇州,“書事”,說明這是一首即景抒懷詩或懷古詠史詩。作者為晚唐詩人,因此詩歌中可能含有國勢衰頹之嘆。
        首聯中“天塹”指長江,“天塹東”交代吳中的地理位置。“十萬人家”極寫吳中的繁華,柳永《望海潮》有“參差十萬人家”語。“管弦”為借代,“管弦”代指音樂;“臺榭”為泛指,意為亭臺樓閣;“滿春風”滿面春風之意,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宋·陳與義《寓居劉倉廨》有“紗巾竹杖過荒坡,滿面春風二月時”語。因此,第二句意為在這美好的春天,于這亭臺樓閣之上,欣賞音樂歌舞。
        首聯為以景寫古,寫出當年吳國歌舞升平,一片繁華景象。
        頷聯用典,用范蠡助越滅吳,后攜西施歸隱的典故。范蠡歷來被中國的知識分子所推崇,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功成名就又激流勇退的典范。因此,運用范蠡的典故,蘊含有詩人對他的羨慕之情,同時也有自身不能自主的無奈。
        頸聯賞析:頸聯寫景。懷古詠史詩多為“懷古事,寫現景”,景色應為詩人眼前所見。本聯著重于“自”“空”二字,“自”獨自,“空”徒勞的,杜甫《蜀相》有“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語,“自”“空”二字寫盡景色雖好,可無人賞識之意。本聯應同此意。香徑自生,回廊空響,當年的繁華已成往事,讓人陡生世事變遷、物是人非之感。
        尾聯中,“尊”為樽,酒器;“暇”,空閑;“但”,只,只能。前句意為現在多有空閑時間,只能喝喝酒,懷懷古,空閑苦悶、無人賞識、無可奈何之感油然而生。后句卒章顯志,直抒胸臆,點出“愁”字,“誰與同”意為“與誰同”,這份悲愁有誰能夠理解呢?雖無人理解,但看不出有“欲辭官歸隱”之意。范仲淹《岳陽樓記》亦有“微斯人,吾誰與歸”之語,但范文意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能和誰一道歸去呢?蘊含歸隱之意。
        這首七言律詩,以景起筆,以愁收結,感情深沉,語言含蓄;頷頸兩聯對仗工整,韻律和諧。全詩表達了詩人不為所用,無人理解的傷感;以及對國運漸衰、世事難測的感嘆。


        文章標簽: 唐詩賞析   吳中書事  




        相關閱讀

        王績《贈程處士》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嶺梅謝后重妝蕊,巖
        王建《田家行》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孟郊《讀張碧集》“下筆證興亡,陳詞備風骨?!比?/a>
        韋莊《章臺夜思》“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全詩
        朱放《題竹林寺》“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全詩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