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詩情畫意的6首唐詩鑒賞
來源:
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8-08-13 22:12
詩情畫意的6首唐詩鑒賞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詩寫景生動真切,生活氣息濃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清新明凈,形象鮮明,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詩人遠望, 云煙朦朧,隱隱隔著高高的橋,在石磯溪畔詢問過往的漁船。
桃花整日隨著流水流走,可是那桃源洞口究竟在哪里呢?
詩由遠外落筆,寫山谷深幽,迷離恍惚,隔煙朦朧,其境若仙;然后鏡頭移近,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尋找桃源。全詩構思婉曲,情韻悠長,創造了一個饒有畫意、充滿情趣的幽深境界。
夜歸鹿門山歌
唐·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天色已近黃昏,山寺里的鐘聲響起,漁梁渡口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
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著小舟返回鹿門山。皎潔的月光照映著鹿門山,山樹一片迷朦。
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先動后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閑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著孤寂無奈的情緒。
漢江臨眺
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詩人采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于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王維在晚年隱居輞川后,過著閑適的生活,這首詩描寫輞川景色,悠然閑適,美好自得,這樣的美景,這樣的生活,真令人羨慕。全詩物我一體,情景交融,詩中有畫,情趣陶然。

題金陵渡
唐·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光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此詩前兩句交代詩人夜宿的地點,點出詩人的心情;后兩句實寫長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襯托出詩人孤獨落寞的羈旅情懷。這首詩清美之至,寧靜之至。那兩三星火與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襯,融成一體,如一幅淡墨山水畫。
文章標簽:
寫景
山水
 相關閱讀:
|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