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知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注】 ①崇讓宅:李商隱岳父王茂元在東都洛陽崇讓坊的宅邸。寫作此詩時詩人仕途受挫,暫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長安。 ②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③濩(huò)落:空虛冷落 ④只爾:只是這樣。 (1) .首聯寫景有何特點卜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①運用比喻、擬人,動靜結合,視聽結合,描繪出露重天寒,風搖翠竹的畫面;(2分)②交代季節。(1分)③渲染烘托悲涼的氛圍,襯托詩人內心的凄楚:(1分)④奠定了詮詩凄涼的盛情基調。(1分) (2)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寄托了詩人哪些感嘆。(6分) 答案:①“浮世”即浮生,謂世事不定、生命短暫,人生坎坷;(2分)②對紅荷的痛惜,對時間流逝的悲嘆;(2分).③表達對妻子的思念,對人生難得團聚的痛惜。(2分) 二 (1)請寫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與“浮世本來多聚散”表達相同含意的兩句詩。 參考答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詩歌的前四句與后四句在情感表達上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前四句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后四句直抒胸臆。前四句用環境的凄清襯托了詩人心境的凄涼;后四句寫歸夢難成,以酒澆愁,白頭終了,直接抒發自己的孤獨之感、失意之悲、別離之痛。 譯文 秋露像細微的雪粒灑下前池,陣陣西風吹過回塘,萬竹蕭颯生悲。 瓢忽無定的人生啊,本來就多悲歡聚散;但那池上的紅荷花,為什么也零落紛披? 我杳遠難憑的歸夢,只有孤燈才能見證;我空虛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難道到了白頭之年還是如此?我早與嵩山南面的松雪兩心相期。 簡析 此詩前半部分寫初秋崇讓宅的景象,是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后半部分則是直接發抒感慨,表現出詩人的冷落、孤寂之感,宣泄出詩人仕途坎坷、壯懷未成的憤慨之情。全詩情景交融,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