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飚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遛,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注 ①漁陽摻:鼓曲名。摻,擊鼓之法?!逗鬂h書·禰衡傳》:“曹操聞衡善擊鼓,大會賓客,衡為漁陽摻,音節悲壯。” ②蕭條:寂寞冷落。 ③楊柳:即樂府曲《楊柳枝》,是從古曲《折楊柳》演變而來,其曲輕快活潑。 ④上林:即上林苑,秦時置,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縣境,方圓約三百里。 譯文: 從南山上砍下竹子做成了一支觱篥,這種樂器來自遠方的龜茲。流傳到漢地曲調變得更加神奇,涼州的胡人為我吹奏一曲。鄰居聽了都報以深深地嘆息,離鄉的游子觸動鄉情都潸然淚下。一般的人只會聽那聲響卻不會欣賞,那樂聲像狂風在天地間獨來獨往。像枯桑老柏在寒風中呼叫,又像許多小鳳凰聲音嘈雜啼鳴。龍吟虎嘯的聲音可以同時吹奏出來,自然界萬事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秋意。曲調忽然變成悲壯的《漁陽摻》,竟然使空中的黃云顯得肅條,白日變得昏暗。曲調再變得歡快,仿佛進入了楊柳依依的春天,又仿佛看到上林苑內繁花似錦,照人眼目一新。除夕之夜殿堂上排列著明亮的蠟燭,飲一杯美酒,再聽一支動人觱篥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