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注 此詩當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首聯寫作者登高臨遠,看到高樓與荒野相接,觸景生情,只覺愁緒如茫茫海天撲面而來。 B.本詩用詞生動,“樓”前之“髙”,突出城樓之雄偉,也有力地烘托了詩人品格的高尚。 C.頷聯有深意:驚風、密雨影射敵對勢力,芙蓉、薜荔比喻自己,兩句感慨仕途風波險惡。 D.尾聯上句“共來”照應了題目中的“寄”字,暗示作者與朋友都因反對朝廷而遭到貶謫。 E.末句“猶自”意為“仍舊”,強調了雖然相距很近,但朋友間互通音訊的希望依然難以實現。 2.本詩中間兩聯的寫景運用了哪些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 BD。答對一個給2分,對兩個給5分。 【解析】B項錯在“有力地烘托了詩人品格的高尚”,寫樓高,無非是寫所見之遠,與品格無關。D項錯在“反對朝廷”,此意無中生有。 2 ①遠近結合。頷聯所寫風打芙蓉、雨侵薜荔的景象是近景,頸聯所寫嶺樹重重、江流曲折是遠景。 ②動靜結合。風打芙蓉、雨侵薜荔,是動景;而嶺樹重重、江流曲折則是靜景。 ③比喻。把江流比作九回腸,把江流的曲折蜿蜒表現得生動形象。 (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簡析 此詩寄贈四位共患難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寫思念朋友而難以見面之意,表現出一種真摯的友誼,雖天各一方,卻有無法自抑的相思之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