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白居易 一從簪笏事金貂,每借溫顏放折腰。 長覺身輕離泥滓,忽驚手重捧瓊瑤。 馬因回顧雖增價,桐遇知音已半焦。 他日秉鈞如見念,壯心直氣未全銷。 ①馬因句:有一人到街市上去賣駿馬,三個早市都沒有賣掉,就去找伯樂(孫陽),說明來由,請伯樂到市上去看看這匹馬,走后再回過頭看看。于是,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在伯樂還顧以后,此馬即以十倍的價錢賣出。(見《戰國策·燕策二》)后遂以“伯樂一顧”、“伯樂一盼”、“伯樂顧”、“一顧重”、“一顧榮”等比喻受到名家的推薦和賞識。 ②桐遇句:《后漢書·蔡邕傳》載:“吳人有燒桐以爨(Cuān,燒火做飯)者,邕聞火裂之聲,知其良木,因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用“焦尾琴、焦尾、焦琴、焦桐”等指美琴或比喻良才未被賞識。這里喻指遇到知音。 ③裴常侍:指裴次元,時任江西觀察使。 馬因回顧雖增價,桐遇知音已半焦。 這兩句是寫感謝裴常侍的知遇之恩。連用典故,抒情寫意,不覺其贅,見其運筆技巧之高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