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白居易《聽夜箏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5-07-16 11:22
        聽夜箏有感
        白居易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新生不愿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
        【格是】已是。
        (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3分)
        (2)試分析詩歌中作者情感的變化。(5分)
        參考答案:
        ①.用今昔對比的手法,把曾經白發新生時“不愿聞”與現在頭成雪了“彈到天明亦任君”進行對比,以豁達之語表悲切之情。
        ②.作者由昔日貶謫江州白發新生,怕聽箏聲,到如今飽經滄桑白發如雪,任君彈奏,由昔之傷離悲老,到今之冥頑無感于中,由多愁善感到心如止水,寫出了作者宦海沉浮,歷經人生憂患之后,表面淡然曠達,實則深悲極苦的內心世界。


        賞析:
        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受。元和十年,詩人因激于義憤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年四十四歲。初遭打擊,新生白發,自然感到理想受挫,時不我與,夜不能寐之際,聽到憂怨的箏聲,不禁為之愁腸百結,難以承受,因而不愿再聽。暮年飽經憂患,霜雪滿頭,相比之下,先前的挫折簡直算不了什么,可謂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了。正因為他飽嘗了太多的痛苦,所以能夠對憂怨的箏聲無動于衷,聽之任之。此詩寫得辭淺意深,在看似曠達超脫的詩句中含蘊著的,是極為悲涼沉痛的心情。




        相關閱讀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
        白居易《夜箏》“弦凝指咽聲停處, 別有深情一萬重
        白居易《秋雨夜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翻
        白居易《杜陵叟》“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下簾”白居易《三月
        白居易《聽夜箏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有幫助
        (6)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