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李白《南軒松》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注 ①何當:何時能夠。 ②凌云霄:直上云霄,離地面很遠。 譯文 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葉是多么茂密。 清風時時搖著它的枝條,瀟灑終日是多么愜意。 樹陰下老早以前就長滿綠苔,秋日的云霧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時才能枝葉參天長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簡析 《南軒松》是一首五言古詩,約作于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詩人游梁苑時。此詩借孤松自喻,借物抒懷,寫孤松的瀟灑高潔、頑強挺拔的品性,贊頌“凌云霄”的孤松,表現出詩人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希望孤松上沖千尺、直上云霄,側重體現出詩人不滿足于“孤松”的瀟灑自得,向往著“直上數千尺”的凌云之勢,暗寓出詩人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