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杜甫《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注 ①何當:什么時候。這里有希望的意思。 ②擊凡鳥:凡鳥,喻誤國的庸人。擊凡鳥,似有鋤惡之意。 ③平蕪:原野。 參考譯文 潔白的畫絹上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原來是畫鷹矯健不凡仿佛挾風帶霜而起。 聳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蒼鷹的眼睛側目而視和猢猻的眼睛相似。 蒼鷹神采飛揚可摘除系著絲繩的金屬環,懸掛在軒楹上的畫鷹氣勢靈動呼之欲出。 何時能讓這樣卓然不凡的蒼鷹展翅搏擊,將那些凡庸之鳥的毛血灑落在荒原之野。 簡析 這首題畫詩作于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末期,與《房兵曹胡馬》約作于同時,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于理想,也過著“快意”的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 此詩通過描繪畫鷹的威猛姿態和躍躍欲試的神情,抒發了詩人自負不凡、痛恨庸碌的壯志豪情。詩人以細膩傳神的筆觸,再現了畫鷹圖:白絹畫布騰起一片風霜肅殺之氣,令人不寒而栗,是因為畫家筆下的蒼鷹栩栩如生。它一竦勁身要攫獲狡兔,雙目側視威猛下馴。絲絳環軸逼真可摘,畫懸廊間,如真鷹呼之欲出。這樣的雄鷹,應當早日放飛搏擊凡鳥,血戰除庸。全詩不僅章法謹嚴,而且形象生動,寓意深遠,是題畫詩的杰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