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名句 > 唐詩名句 >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8-08-17 21:46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這兩句是說,女道士愁思實在難遣,追隨騎鶴吹笙的王子晉學道修仙,說不定能擺脫這日夜縈繞的感情牽累;但,這是妄想,還是回到現實中來,學湘靈鼓瑟,秦女吹簫,守著這一段癡情去自我吟味吧?詩句含蓄地寫出這個女道士一方面在求仙,一方面又不甘寂寞,凡心濃重。既然如此,還是不要徒然想成仙,像湘妃嫁舜、弄玉嫁簫史那樣出嫁吧。

        出自李商隱《銀河吹笙》
        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夢他年斷,別樹羈雌昨夜驚。
        月榭故香因雨發,風簾殘燭隔霜清。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


        ①緱山:《列仙傳》:“王子晉善吹笙,七月七日乘白鶴于緱山之頭,舉手謝時人而去。”
        ②湘瑟:湘靈鼓瑟。湘靈,即湘夫人,傳為舜妃。
        ③秦簫:指秦穆公時簫史弄玉的故事。
        浪:猶隨意,輕率、草率。張籍《贈王秘書》:“不曾浪出謁公侯,唯向花間水畔游。”緱(gōu)山意:指入道修仙。緱山,即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好吹笙,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成仙。三十余年后,乘白鶴于山頭,舉手謝時人,數日乃去。李白《鳳笙篇》:“綠云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湘瑟(sè):湘靈鼓瑟,即湘水女神鼓瑟傳情。屈原《楚辭·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注:“湘靈,舜妃,溺于湘水,為湘夫人。”此典原是說讓傳說中的湘水之神彈奏瑟,后借喻為美妙動人的藝術作品或高雅的藝術境界,唐詩中又用以表現悲思。秦簫:杜甫《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重對秦簫發,俱過阮宅來。”傳說秦穆公時,有一個名叫簫只(亦作蕭史)的人很會吹簫。簫聲能引來白鶴、孔雀,翔集中庭。穆公的女兒弄玉愛上了簫只。穆公便把女兒嫁給了他。簫只教弄玉吹簫,能引來鳳凰。穆公為他們修建鳳臺。簫只夫婦居臺上數年不下。后一道跨鳳,雙雙飛去。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大和三年(829)秋,詩人下玉陽赴天平幕前夕。此詩是詩人聽到女冠(女道士)吹笙所作,想到了以前學仙與女冠交往的舊情。但是李商隱與王夫人感情真摯,伉儷情深,認識到自己不應牽惹舊情,寫此詩更是流露出詩人對亡妻的執著與癡情。

        簡析
        《銀河吹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所做的七言律詩,該篇從當前所見所聞所感的物象興起,引出往日歡情的追憶和昨夜鳥啼的插念,再跳躍到遠隔異鄉的故園花開的想象,又回到現實眼前風簾殘燭的實景,最后更從有關神仙傳說激起的天外想象,顯露出詩人埋藏于心底的一片深情。表達了詩人對王夫人(李商隱妻子)早亡的悲痛之情,以及深深的懷念之情。

        前四句詩的意思是,這是一個寒冷的夜晚,天尚未明,人已起身,站在窗前,眺望天空,銀河映入眼簾,一陣笙聲傳來,佇立靜聽,直到天亮,身上已感到寒意。由于笙聲的觸發,昔日之事一齊涌上心頭,那美好的歡情,像一場幽夢而斷絕了。抬頭看見籠中的雌鳥,為什么驚啼通宵,莫非它也和我一樣有失侶之痛嗎?狀情細膩,心理描繪細密,情真意切,蘊藉深沉。

        頸聯定是詩人在喪偶之后,思緒萬千,回憶往日,與愛妻相聚的故園臺榭,閃現在腦際,園中的繁花,為雨水催發,芳姿十分可愛。然而,眼前的情景卻是風簾飄拂,殘燭搖焰,簾外一片清霜。詩句意境凄涼,在撲朔迷離的描述中,烘托出真摯的思念之情。


        文章標簽: 愛情   懷念  




        相關閱讀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钡囊馑技叭婅b賞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钡囊馑技叭?/a>
        “古寺拆為修寨木,荒墳開作甃城磚?!比娰p析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比姺g賞析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的意思及全
        “橫云嶺外千重樹,流水聲中一兩家”的意思及全詩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