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①,飲犢西澗水。 饑劬②不自苦,膏澤③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④。 注釋 ①景常晏:指天晚。 ②劬:勞苦。 ③膏澤:指雨下到田里。 ④閭里:民間、鄉里。 參考譯文 春雨過后,所有的花卉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了。農民沒過幾天悠閑的日子,春耕就開始了。自驚蟄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農活了。健壯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門口的菜園子收拾收拾,準備種菜了。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經很晚了,還得把牛牽到村子西邊的溪溝里讓它飲水。這樣又累又餓,他們自己卻不覺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潤過的禾苗心里就覺得很是歡喜??墒羌词顾麄冋者@樣忙碌,家里也沒有隔夜的糧食,而勞役卻是沒完沒了??粗@些,我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里,心中深感慚愧 賞析 《觀田家》是唐代詩人韋應物作的一首田園詩歌。這是一首描寫農家生活的五言古詩,是對農民終歲辛勞而不得溫飽的真實寫照。抒寫了詩人對貧苦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體裁特點 田園詩是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體后,唐宋等詩歌中的田園詩,便主要變成了隱居不仕的文人,和從官場退居田園的仕宦者們所作的以田園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歌。田園詩和邊塞詩并稱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兩大詞派,前者恬淡疏樸,后者雄渾豪邁。 詩詞賞析 這首《觀田家》通過對農民終歲辛勞而不得溫飽的具體描述,深刻揭示了當時賦稅徭役妁繁重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自驚蟄之日起,農民就沒有“幾日閑”,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農活,結果卻家無隔夜糧,勞役沒個完。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里,心中深感慚愧。身為封建官吏能夠這樣自責,確實是難得的。這種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這是唐代田園詩中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優良傳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