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閱讀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21-03-11 21:10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①
        韋應物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②,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游宦侶③,扁舟不系與心同。
        〖注〗①鞏:今河南鞏縣。洛:洛水。這里的鞏洛,即鞏縣洛河注入黃河處。②伊:伊水,《水經注·伊水》中有“伊水出南陽……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于洛”。③洛橋:洛陽橋,這里指洛陽。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記敘并描寫了由洛水入黃河的行程和景物。“夾”“豁”二字選用精當,舟行洛水,青山列岸,忽見群山開豁,大河橫流,意境頓開。
        B頷聯寫寒樹遠影隱約天邊,如水墨渲淡;落日余暉閃爍波濤之上,可謂妙手天成。故《唐詩別裁》中說:“寒樹句畫本,夕陽句畫亦難到。
        c.頸聯動靜結合,靜寫伊水岸邊孤村,經安史之亂殘破不堪,意境蕭疏孤清;動寫一雁孤飛,趁初晴乘風北上,與詩人從流飄蕩處境相合。
        D.結構上首聯破題,中間兩聯呼應“即事”,尾聯切題,構思精妙;內容上以秋天傍晚黃河的景象引發詩人感觸,有寄托,有情思,意蘊豐富。
        16.“扁舟不系”源于《莊子》中的“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請結合這句話與尾聯的含義簡要分析詩人的心境。(6分)


        15、C(“一雁初晴下朔風”是指大雁在晴天里順北風南下,句子中的方向理解錯了。)
        16.①詩人感覺自己如一葉扁舟,隨波逐流,身不由己,表現出宦游的傷感。②詩人覺得自己既非巧者,又非智者,只是無所求的無能者,面對衰頹的國勢,借自嘲表達無能為力的無奈之情。③詩人覺得辜負分別時朋友對自己的期望和囑托,表達悲慨和愧疚之情。


        文章標簽: 山水   大雁   夕陽   扁舟    




        相關閱讀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的意思及全詩
        韋應物《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水性自云靜,石中
        韋應物《調笑令》“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a>
        韋應物《藍嶺精舍》“崖傾景方晦,谷轉川如掌”全
        韋應物《雜體五首》“沉沉匣中鏡,為此塵垢蝕”全
        韋應物《西塞山》“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全詩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