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回中作·蒼莽寒空遠色愁》閱讀答案及翻譯-溫庭筠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20-05-13 10:53
        回中①作
        溫庭筠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② 別五侯。
        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注]①回中:回中道。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為絲綢之路中的一段。②燕客悲歌:指荊軻在易水與燕太子丹、高漸離辭別時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事。
        13. 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愁”字統攝全詩,后面對景物的描寫無一“愁”字,卻都圍繞“愁”來表情達意。
        B. 頷聯借典抒懷,詩人通過對“燕客悲歌”這一悲情場面的描寫,抒發自己難以排解的愁緒。
        C. 全詩寓情于景,詩人有意識地只把邊塞景物呈現出來,詩的意蘊留給讀者自己遐想體味。
        D. 較之于溫庭筠辭藻華麗、濃艷精致的“花間”詞作,此詩語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遠。
        14. 《唐詩評選》評本詩為“純凈可誦”,請結合頸聯和尾聯,從情景角度對其“純凈”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
        13. C,“全詩寓情于景,詩人有意識地只把邊塞景物呈現出來”說法錯誤,三四句,寫“燕客”回憶身在江南與親友相別的悲情場面,抒發自己難以排解的愁緒,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極力渲染邊塞景物。 故選 C。
        14. ①頸聯,選取邊塞詩常見的意象“關山”“烽火”“朔云”,描繪出了千里邊塞山河遼闊暮色蒼茫,山頂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顯得秋之蕭索; ②尾聯“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描寫了“重霜”“西風”“隴水凍不流”,宣泄出詩人的內心凄苦與悲涼。 ③全詩語言清新爽利,對回中道一帶邊塞景色的描寫,頗能顯現西北邊境的蒼莽遼闊與悲壯蒼涼的情致。

        【翻譯】
          遠望寒空,蒼莽迷蒙,肅殺秋色令人發愁,獨上高樓,聽到駐軍嗚嗚的號角聲傳來。吳地歌姬為寄托怨思而吹響雙管,荊軻臨行前辭別燕太子丹,大聲悲歌。千里邊塞,山河遼闊,暮色蒼茫,山頂燃起如明星般耀眼的烽火,更顯出秋之蕭索。夜來寒霜濃重,西風吹起,隴水悄無聲息,已凝成冰,凍結了難以暢流。

        【賞析】
          此詩寫征戍之苦。三四句置于全篇中,似是寫“燕客”回憶身在江南與親友相別的悲情場面,當提出來單看。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極力渲染邊塞景物,沒有絲毫主觀情緒摻入其中,純是以景煽情。飛卿只是客觀的把邊塞景物呈現在讀者面前,至于苦不苦、如何苦等問題,則完全由讀者自己遐想體味。讀者的思維不會被文字拘束在一定范圍之內,因此給人感覺意蘊綿長??此撇谎郧橹焕L景,而情卻蘊在景中,這是飛卿一貫的手法。
          全詩描繪了一幅日暮邊關闊大蒼茫的景象,從中寄寓詩人客游邊地的愁懷。這種邊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為官,亦不能在邊塞建功立業。在詩人眼前,是國勢衰微軍隊戰斗力下降的悲涼壓抑的邊塞情景,邊塞早已失去了往日盛唐的榮光,而自己滿腹才學卻不能受重用而輾轉流離,觸景傷情。“重霜”“西風”“隴水凍不流”,詩人的內心充滿了凄苦與悲涼。


        文章標簽:   山水       流水   西風   邊塞  




        相關閱讀

        《回中作·蒼莽寒空遠色愁》閱讀答案及翻譯-溫庭筠
        溫庭筠《過陳琳墓》“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
        “風卷蓬根屯戊己,月移松影守庚申”的意思及全詩
        溫庭筠《夜宴謠》“亭亭蠟淚香珠殘,暗露曉風羅幕
        “鏡中有浪動菱蔓,陌上無風飄柳花?!钡囊馑技叭?/a>
        溫庭筠《題崔公池亭舊游》閱讀答案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