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元曲三百首 >

        關漢卿《碧玉簫·秋景堪題》全曲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5-07-17 10:56
        碧玉簫·秋景堪題
        關漢卿
        秋景堪題⑴,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⑵,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⑶,有白衣勸酒杯⑷。官品極⑸,到底成何濟⑹!歸,學取他淵明醉⑺。

        [注釋
        ⑴堪題:值得寫,值得描畫。
        ⑵松徑:指隱居的園圃。陶淵明《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又《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見下句。
        ⑶潑醅(pēi):沒有漉過的酒。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潑醅。”
        ⑷白衣勸酒:陶淵明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了很久,正苦無酒,忽值江州剌史王弘派白衣送酒至,陶淵明于是就酌,爛醉而歸。白衣,給官府當差的人。
        ⑸官品極:最高的官階。
        ⑹成何濟:有什么益處。濟,益處。
        ⑺淵明:晉代陶潛的字,他是我國四至五世紀時的著名詩人。他過不慣官場的生活,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寫了一篇《歸去來辭》,就掛冠而歸了。

        [參考譯文]
        秋天的景色值得描繪,火紅的楓葉葉漫山遍野。幽邃的松徑,更使人神清氣爽。大地上金燦燦的菊花團團盤繞菊園??臻e時,端起光潔的酒杯斟滿家常酒開懷暢飲,酒喝完了就會有純樸的老百姓前來勸酒。出仕做官,縱然品級升到極限,最終能會有什么救助呢?所以不如學陶淵明歸隱以醉解憂。

        賞析:
        這首小令描寫了秋山景色的絢麗宜人,詩人游山的詩酒豪興和由此而生的歸隱之嘆,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污濁現實的不滿。此曲風格豪辣灝爛。寫秋天之景而意象絢麗壯闊,不著悲涼肅殺語;抒歸隱之情,亦豪邁曠放,毫無人生如夢、及時行樂之頹唐情調。且對偶精美自然,音律暢適和諧,特別是此曲末句,平仄既切合音律“第一著”末二字用“平去”,抒情又十分自然、順理成章,堪稱聲文并茂。
        這是一首抒寫隱逸之情的小令,情景交融,頗具詩意。
        前四句集中寫秋天的景色。
        “秋景堪題”,是總寫,是對秋景概括地贊美:秋天的景色真美、真迷人啊,它簡直可以入詩入畫呢!這一句雖然沒有向人們具體展示秋景的美麗,但卻起到一種勾起人們欣賞秋景欲念的作用,所以并不是閑筆。以下三句,各自以絢麗的色彩展開對秋景的描繪。
        “紅葉滿山溪”,這是一個色彩鮮明的遠景鏡頭,意境開闊,引人入勝。秋天來了,千山萬壑到處是一片片殷紅的顏色,經霜的樹葉勝似二月的春花,正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金秋時節,正是秋天獨有的景觀。一個“滿”字給人增添無限寥廓的感覺。
        “松徑偏宜”,這是一個中景。面對“紅葉滿山溪”這樣迷人的景觀,如果只能遠眺,不能近看,豈不令人望景興嘆!仔細搜尋,果然有“曲徑通幽”,近處正有一條方便的彎曲小徑,青松掩映,盤桓而上,直達山巔。“松徑偏宜”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意。青翠的松柏與滿山的紅葉形成色彩對比,加深了人們的視覺印象。
        “黃菊繞東籬”,寫身邊景物,是近景。盛開的黃花環繞著簡陋的竹籬,一派農家氛圍,一派田園風光。陶淵明《飲酒之五》有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里用其中的一句,只換了兩個字,是為了韻腳上的需要,也是為了在色彩上與上二句形成統一和對比。遠處的紅葉,近處的黃菊,通過青翠的松徑聯結成一個立體的完整畫面,層次清晰,色彩絢爛,和諧寧誼,秋意盎然。
        但是,如果僅止于此,讀者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幅描寫秋景的靜物畫。顯然,這沒有完成作者“詩言志”的命意。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詞家多以景寓情”,“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描寫秋景是為了抒寫其超脫、隱逸的情志。因此,接下來作者寫道:“正清樽斟潑酷,有白衣勸酒杯。”對于這一句,既可理解為作者直抒胸臆的議論、述懷:秋景佳釀,正是舉杯暢飲的好時機。又可視為畫中人物的行動:畫面上的隱士正自酌自飲,白衣童子殷勤勸杯。這樣,靜止的畫面上便頓時增添了生氣,恰如一幅清秋醉飲圖顯現在讀者面前,并且仿佛聽見畫中的隱士正瑯瑯有聲地吟哦著陶淵明的詩句。“白衣”勾引用陶淵明九月九日有菊無酒,適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
        “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是作者對人生、仕途的思考。想到仕途的險惡,世態的炎涼,人生的虛幻,憤世嫉俗,感念萬端,集中概括為一句:即使官至極品,又于事何濟!這是對仕途的否定,也是對現實的絕望。“歸,學取他淵明醉”。陶淵明為彭澤令八十余日,賦《歸去來兮辭》,自免去職,過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這里說學習陶淵明,表示了與仕途訣別、歸隱田園的決心。以上幾句曲文,既象畫中人的獨白,又象是這幅清秋醉飲圖的題贊。畫龍點睛,醒人耳目。




        相關閱讀

        徐再思《水仙子·馬嵬坡》“翠華香冷夢初醒,黃壤春
        元好問《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張可久《殿前歡·次酸齋韻》“白云來往青山在,對酒
        小桃紅-楊果元曲三百首經典賞析與注釋翻譯
        徐再思《陽春曲·閨怨》“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
        元好問《小圣樂·驟雨打新荷》閱讀答案附翻譯鑒賞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