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 睡海棠,春將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③便是中原亂。不因這玉環,引起那祿山,怎知蜀道難。 注(1)霓裳: 《霓裳羽衣曲》 常用來表現仙境和仙女的舞曲。傳說楊貴妃尤擅此舞。 1、 本元曲前三句是如何通過刻畫男女主人公形象來敘事的。(6分) 2、結合全曲,試分析“霓裳羽衣中原亂”一句在本曲的作用。(5分) 參考答案 1、刻畫:通過比喻(1分)。把楊貴妃比喻成睡海棠,掌上明珠,寫出了楊貴妃的嬌態嫵媚,以及在唐明皇心中的珍貴可愛形象。(1分) 心理描寫,(1分)“恨不得”把唐明皇對楊貴妃極度寵愛,癡迷的情狀傳神逼真寫出來了。(1分) 敘事:寫出了楊貴妃恃寵而驕,(1分)唐明皇荒淫誤國的歷史事實。(1分) 2、通過想象,(1分)寫出楊李沉醉于輕歌曼舞,盡情尋歡作樂,仿佛生活在與世隔絕的神仙世界,(1分)毫不領會國家安危與人民疾苦,造成安史之亂,中原淪喪。(1分)結構上,承上啟下,(1分)由前半楊李的荒淫享樂的敘事,轉到下面議論,總結歷史教訓。過渡自然。(1分) 參考譯文 楊貴妃就如暮春時節的睡海棠那般嬌媚美艷,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將她時時放在掌上賞玩?!赌奚选非闶侵性牡溁?。不是因為有了這個楊玉環引起了那個安祿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會向四川逃難,怎會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簡析 此曲前半敘事,后半議論,借唐玄宗與寵妃楊玉環終日游戲作樂,發出了興亡之嘆。全曲造詞清新、暢達自然,后世流傳甚廣。有人認為作品對楊玉環的責備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歷史觀的局限,仍有“女人禍水”的消極思想。其實這是此類話題的傳統論見,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禍首是誰,“恨不得”一句已經透盡個中消息,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