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 孤鴻海上來,池潢②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③逼神惡。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①本詩大約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時李林甫接替張九齡作宰相,與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詩人被貶為荊州刺史。 池潢:積水池,護城河,代指朝廷。 “得無”句:豈不懼怕有子彈打來?得無,表反問語氣、豈不、能不。金丸,彈弓的子彈。 “美服”句:身著華美的服裝應擔心別人指責。 “高明”句:官位顯要會遭到鬼神的厭惡。高明,指地位官職尊貴的人。西漢揚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冥冥:高遠的天空。 “弋者”句:弋者,獵鳥的人。慕,想獵取鳥的欲望。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6分) A.詩的第一首以大海襯托孤鴻,滄海是這樣的大,鴻雁是這樣的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單廖落。 B.詩的第二句寫孤鴻經歷過大海的驚濤駭浪,連護城河水也不敢看,這表明詩人經歷打擊之后格外膽怯。 C.詩的三至六句以雙翠鳥營果三珠樹、珍木顛上,影射李林甫、牛若仙竊據高位,終將被“金丸”射中。 D.“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兩句在藝術技巧上繼承了屈原《離騷》的寫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質高潔。 E.這首詩在結構上首位照應,布局縝密,首尾寫鴻雁,中間六句“側見”領起,寫“翠鳥”的招搖及對它的警告。 2.這首詩塑造孤鴻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BD 2.詩人以孤鴻自喻,托物言志。(1分)以孤鴻的失群寂寞,象征自己被排擠出朝堂、無人支持的孤獨和失落;(1分)以孤鴻的翱翔蒼穹與雙翠鳥的占據寶樹高位作對比,表達了自己對身居高位的李林甫、牛若仙之流的諷刺和警告;(2分)借助孤鴻之口,流露出自己看淡名利、有意退隱的情感。(1分)(意思對即可) 二 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 全詩十句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借孤鴻所見,描寫 雙翠鳥盛氣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態;后六句為第二層,主要寫孤鴻的經歷。 B.“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兩句耐人尋味,經歷過海上驚濤駭浪的孤鴻卻不敢看一條小小的護城河,說明官場的險惡之極。 C.“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用一個反問句質問驕橫的翡翠鳥:站在高高的寶樹之上飛揚跋扈,難道就不懼背后飛來的致命“金丸嗎”? D.“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兩句在藝術技巧上繼承了《離騷》的寫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質高潔。 E.在描寫中,作者通過借代和對比的方法表現了孤鴻與翠鳥的境況,一獨一雙,一大一小,一質樸一華艷,一個來自浩瀚大海,一個守著小小池塘。 參考答案 1.BC(A項,從詩句內容看,后六句并非“孤鴻”的經歷,而是它(也是詩人自己)的感受。D項,“美服患人指”繼承了離騷香草美人的寫法,以外表的華美象征品質的高潔”。E項 ,“借代”錯,從全詩來看,應該是比喻的手法,以孤鴻自喻) 簡析 這是一首寓言詩,大約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執政后,詩人被貶為荊州刺史時所寫。詩中以孤鴻自喻,以雙翠鳥喻其政敵李林甫、牛仙客,說明一種哲理,同時也隱寓自己的身世之感。二年后詩人就去世了,這首詩該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詩一開始就將孤鴻與大海對比。滄海是這樣的大,鴻雁是這樣的小,這已經襯托出人在宇宙之間是何等的渺小了。何況這是一只離群索處的孤雁,海愈見其大,雁愈見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單寥落??梢?ldquo;孤鴻海上來”這五個字,并非平淡寫來,其中滲透了詩人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顧”,突然一折,為下文開出局面。這只孤鴻經歷過大海的驚濤駭浪,何至見到區區城墻外的護城河水,也不敢回顧一下呢?這里是象征詩人在人海中由于經歷風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時也反襯出下文的雙翠鳥,恍如燕巢幕上自以為安樂,而不知烈火就將焚燒到它們。 而且,這一只孤鴻連雙翠鳥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側見”兩字顯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氣焰熏天,不可一世。他們竊據高位,就象一對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鳥,高高營巢在神話中所說的珍貴的三珠樹上??墒?,不要太得意了!你們閃光的羽毛這樣顯眼,難道就不怕獵人們用金彈丸來獵取嗎?“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這兩句,詩人假托孤鴻的嘴,以溫厚的口氣,對他的政敵提出了誠懇的勸告。不憤怒,也不幸災樂禍,這是正統儒家的修養,也就是所謂溫柔敦厚的詩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這兩句,點出了全詩的主題思想,忠告他的政敵:才華和鋒芒的外露,就怕別人將以你為獵取的對象;竊據高明的地位,就怕別人不能容忍而對你厭惡。這里“高明”兩字是暗用《左傳》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渾成,使讀者不覺其用典,即便不知原典,也無妨于對詩句的欣賞。 忠告雙翠鳥的話,一共四句,前兩句代它們擔憂,后兩句正面提出他那個時代的處世真諦。然則,孤鴻自己將采取怎樣的態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連池潢,它將沒入于蒼茫無際的太空之中,獵人們雖然渴想獵取它,可是又將從何處去獵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純以鴻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詩就在蒼茫幽渺的情調中結束。 這首詩開始四句敘事,簡潔干凈,第五句“矯矯珍木巔”句中的“矯矯”兩字,上承“翠鳥”,下啟“美服”:“珍木巔”三字,上承“三珠樹”,下啟“高明”??梢娫娙诵形牡目b密。后六句都是孤鴻的獨白,其中四句對翠鳥說,二句專說鴻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用“冥冥”兩字來對襯上文的“矯矯”兩字,迭字的對比呼應,又一次顯出了詩人的細針密縷。這首詩勁煉質樸,寄托遙深。它借物喻人,而處處意存雙關,分不出物和人來,而且語含說理和勸誡,頗得詩人敦厚之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