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 宛宛鸞鶴處①,高高煙霧間。 仙井今猶在,洪崖②久不還。 金編③莫我授,羽駕亦難攀。 檐際千峰出,云中一鳥閑。 勿復塵埃事④,歸來且閉關。 [注] ①鸞鶴處:洪崖先生乘鸞休憩之處,下有煉丹井,被稱為“洪井” ②洪崖:上古仙人。 ③金編:傳說中道教的寶書。 ④塵埃事:指世間的工作,這里指做官。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全詩以景物描寫開篇,中間以神話故事為主干內容,詩末表露出詩人心志。 B.一、二句開篇照應題目,并形象地交待出了城樓與西山的大體位置關系。 C.三、四句中,“宛宛”“高高”兩個疊詞來描摹景物,富有環復的音律之美。 D.九、十句中,“千峰”“云中”等意象營造出了一幅縹緲冷寂的西山晚景圖。 2.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并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3分)D。(“冷”并未在詩句中體現。) 2.(6分)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倦于仕宦、質疑求仙的抑郁苦惱之情;同時也抒發對歸隱的向往之情。(3分)詩中,面對開闊縹緲的西山晚景,詩人聯想到洪崖先生的求仙之事,并提出了對“求仙”一事的疑惑,進而產生了郁悶苦惱的情感;(2分)另外,末兩句中,“勿復”“且閉關”等語又流露出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1分)(意思對即可) 賞析: 開頭以景寫懷,描寫西山晚景的開闊和閑適,四句話鋒急轉,以“莫我授”和“難攀”,透露出作者心中的抑郁之情。結尾作者以“歸來且閉關”的心態來表達自己因失意而苦惱的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