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詩文解釋】 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你,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與你在夢里相見。 【詞語解釋】 遙夜:漫漫長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戶。 露滋:露水打濕。 還寢:回臥室再睡。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①憐:愛憐。 ②滿:滿屋月光。 ③披衣:披衣出屋。 ④覺露滋:露生覺濕。有露濃濕衣之意。 這兩句是說,月夜懷遠,思緒縈繞,滅燭沉思,只見月光十分可愛。惹得人思情更深,睡意全消,索性披衣起身,步出屋外,望月而又望遠。佇立良久,不覺夜已深沉,露水將衣服都打濕了。兩句詩蘊含深沉的懷遠之情,細微地寫出了深夜對月不眠的的實情實景,手法巧妙,意韻傳神。 【賞析】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的詩。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全詩意境雄渾而又幽清,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溫婉纏綿,回味無窮。
|
||||||